“感谢政府!感谢法院!让我们成功办理了房产证”。近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坪区法院在破解困扰着高坪某小区一千多户业主的房产证办理难题上,迎来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是对业主们长期等待的回应,更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探因:房产证成“心病”
该小区的开发商南充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民事纠纷,尚有欠款未支付完毕,致小区土地相继被三家法院查封,查封金额多达一百三十余万。因此,开发商在向业主们交付房屋后,迟迟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古以来,住房都是民生之要,而房屋产权证,可谓是定心针、强心剂。业主们为摆脱困境,自发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业主刘先生称“为了帮助开发商纾解困难,我们大批业主自发购买车位,以此盘活开发商的经济状况,使之有能力履行这一百三十余万元的债务。”
但问题是,开发商收到业主的购车款后,是否会优先偿还所欠债务使土地查封措施得以解除呢?心急如焚的业主们纷纷向高坪区法院寻求帮助。
寻径:府院联动开“良方”
面对业主们的迫切诉求,高坪区法院在收案后、正式立案前,第一时间成立该小区房地产纠纷化解专项工作组负责前期协调化解,但因开发商无力偿还债务,诉前调解难以推进。
经过研判,高坪区法院决定采取“两步走”策略。
第一步,深化与党委政府的联动。一方面,立即向区委政法委请示,建议对业主们的购车款进行专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强化与区房屋管理中心的紧密协作,共同研究解决该小区业主房产证办理面临的瓶颈,就开发商资金监管、业主权利保障等问题开展商讨,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下一步措施。同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实时更新化解进度并同步至业主代表,确保业主获取信息畅通。
第二步,开展执行跨域协作,加强与阆中市人民法院、四川什邡市人民法院、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间的联动配合,数次组织三个法院与开发商在寻求保全措施“最优解”问题上进行会商。最终经高坪区法院干警耗时数月、奔波数千公里,成功动员三个法院在保全措施的选择上进行了优化,将查封对象由土地变更为开发商名下尚未出售的地下车位。待保全措施完成了变更,该小区的土地就能成功解封,业主们翘首以盼的房产证办理工作也将正式提上日程。这一举措为开发商的债务偿还提供了可能,也为土地解封和房产证办理扫清了障碍。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年来,高坪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非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打造余晖调解室、枫桥法庭+村委会、入驻式法官驿站等多种方式,深化案件源头治理,诉前化解涉众纠纷成果颇丰。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高坪区法院将进一步汲取“枫桥经验”养分,在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拼搏,以新时代能动司法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以“如我在诉”意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